開啟線上直播
訂閱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傳播
產品詳情
50m3/d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
魯盛環(huán)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結構包括進水口、前處理池、污泥泵、生物膜處理裝置、主處理池、隔板、清水池、消毒池、出水管,進水口設于前處理池左側,污泥泵設于主處理池內部,生物膜處理裝置設于主處理池內部,主處理池設于清水池左側,消毒池設于清水池右側,隔板設于前處理池、主處理池、清水池、消毒池之間,出水管與消毒池右側相通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生物膜處理裝置,可以將生物膜固定在框架上,使其形成獨立的個體,更換生物膜時,可利用機械將整個生物膜處理裝置取出,裝置無需人工深入反應池內,有效的提高了更換速率,同時節(jié)約人工成本。
優(yōu)點:
(1)創(chuàng)新提出分散式污水處理設計理念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摒棄了傳統的管網收集處理模式,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分散處理模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體積較小,搬運靈活,有效節(jié)約建筑空間,降低土地利用成本;一體化設備還可以埋于地下,不占用地表面積。通過將終端處理設備安裝在個體戶或農家樂等建筑物的污水總管末端,保證每家每戶單獨安裝、使用、維護管理。這種方式的好處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網投資,在源頭上對污水進行就地收集、就地處理與就地回用,還不會引起鄰里糾紛,在后期能對維護費用(如電費等)進行清晰核算。
(2)高度集成一體化污水處理技術
通過優(yōu)化集成化糞室、多級好氧/缺氧同步槽、澄清槽和硝化液回流系統等功能單元,結合置放于各好氧/缺氧同步槽內的高效改性生物填料,使系統兼具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優(yōu)勢。由于化糞室有機物含量較高,在缺氧條件下,能提供良好的反硝化條件,強化系統脫氮效果。在各好氧/缺氧同步槽內,利用一組從空間上分割的微生物來凈化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這些微生物菌群形成食物鏈,模擬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使每種生物成為食物鏈上一級微生物的“糧食”。從各工藝段的空間設置來看,前段的微生物、自身氧化的微生物及剩余微生物的殘體被后端的微生物吃掉,從而使整個系統基本不產生剩余有機污泥。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有利于旱改水廁入戶工作,促進實現廁所革命。
(3)自主研發(fā)高效改性生物填料
采用高效改性生物填料,該填料為中空漁網狀球體,在球體內部填充有海綿填料,在為微生物菌群提供附著場所的同時,兼有截留懸浮物的作用。利用填料的特殊結構,配合曝氣管路提供微生物所需的氧氣,使得填料本身形成一個微型的反應器,形成若干好氧和缺氧相交替的生化功能區(qū),好氧反應與缺氧反應同步進行,強化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生物脫氮效果,無需在反應器內設置單獨的好氧槽和缺氧槽,減少污水在反應器內的停留時間,大大節(jié)省了反應器的占地面積。
50m3/d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 工藝描述:
(1)初沉池:設備調節(jié)池一般為土建結構,多為用戶自行投建,它主要是將污水集中與一處,然后用提升泵將污水提升至下一級工藝。
(2)接觸氧化池:將調節(jié)池的水提升到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總停留時間為 1小時以上。型設備接觸氧化時間可達6小時,填料為新穎組合式填料。易結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積為160m2/m3,接觸池氣水比在12:1左右。
(3)沉淀池:生化后污水流到沉淀池,上升流速為O.3-0.4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氣提升至污泥池。
(4)消毒池及消毒裝置:消毒池按規(guī)范:“TJI4—74”標準為30分鐘,若是醫(yī)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時間至1-1.5小時,采用固體氯片接觸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裝置能根據出水量的大小不斷改變加藥量,達到多出水多加藥,少出水少加藥的目的。其它消毒裝置可另行配制。(注:如用于工業(yè)污水消毒池與消毒裝置可以不要)
(5)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氣提至污泥池內進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清液回流至接觸氧化池內進行再處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可采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孔伸入污泥底部,進行抽吸外運即可?!?/span>
(6)風機房、風機: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風機房設在消毒池的上方,進口采用雙層隔音,進風口有消聲器、風機過濾器,因此運行時無噪音。風機采用二臺L型羅茨鼓風機,能自動交替運行。單臺風機運行壽命30000小時左右。
生活污水處理步驟:
第一步,化糞池處理:生活污水進入化糞池除去較大的雜質,勻和后,出化 糞池的生活污水水質滿足:CODCr<600mg/L,NH3-N<60mg/L,TP<10mg/L;
第二步,出化糞池的生活污水由水泵提升至反應器上部的進水管,進水采用 多管布水,將污水均勻分配至反應器內最上一層的厭氧室進行厭氧反應,厭氧反 應好的污水進入下面的好氧室進行好氧反應;最后經集水室收集后進入水封井; 本步驟采用間歇運行方式,每一天為一個周期,進水時間8-14小時,落干時間為 10-14小時,進水表面負荷為1.5-2.0m3/(m2·d);
第三步,經第二步處理后的進入水封井的出水按10%~30%比例經回流管進入 進水管回流,整個過程中產生的氣體經導氣管排出。處理后的出水按一定比例回 流,即減小進水的沖擊負荷,又可為進水接種好氧、兼氧、厭氧微生物。污水在 流經各個段層的過程中經歷了厭氧、缺氧和好氧的環(huán)境變換,能夠有效去除COD、 NH3-N、TN和TP,可實現達標排放。
*您想獲取產品的資料:
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