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線上直播
訂閱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傳播
產品詳情
日處理150立方米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魯盛環(huán)保*,質量保證,提供一對一成套污水治理技術解決方案,本設備可應用于生活污水、醫(yī)療污水、洗滌污水、噴涂污水、屠宰污水、餐飲污水、食品污水、塑料清洗污水等的處理。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深度處理工藝
深度處理一般包括高級氧化、混凝、沉淀、過濾、活性炭吸附等。其中混凝、沉淀、過濾與常規(guī)廢水處理工藝一致,不做詳細說明?;钚蕴课接捎诨钚蕴繕O易飽和,再生困難,運行成本高,常用作膜處理前的安保措施。
目前高級氧化技術眾多,如Fenton試劑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催化濕式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等。各種高級氧化具有相似的技術原理,即通過各種途徑生成羥基自由基,起到將難降解有機物破環(huán)、斷鏈的作用。
Fenton試劑氧化的基本原理是在pH為3~4且Fe2+存在的情況下,雙氧水快速分解產生˙OH,˙OH具有*的氧化性,從而將有機物氧化。Fenton試劑氧化法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焦化廢水的深度處理中,具有反應迅速、溫度和壓力等反應條件溫和且無二次污染等優(yōu)點。目前的發(fā)展應用主要有吸附/Fenton法、UV/Fenton法、電/Fenton法和微波/ Fenton法等。
臭氧氧化設備簡單、使用方便、無二次污染,但投資和運行費用偏高。近年來,臭氧與過氧化氫聯用、臭氧與UV聯用以及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術等強化臭氧氧化技術在中間體廢水處理方面也得到廣泛的研究和應用。
日處理150立方米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設計方案
1平面布置
該處理系統(tǒng)位于高明某生態(tài)園員工食堂與主干道之間區(qū)域,占地面積約400多畝,環(huán)山而抱,山間淙淙流水,有利于處理系統(tǒng)沿地形布置。建設該處理系統(tǒng)需對原來排洪溝向南側進行改道,排洪溝底為巖石層,可使?jié)竦亟ㄔO過程中減少防滲投資。
在場地西北側布置格柵和厭氧調節(jié)池,向南側布置接觸氧化池及沉淀池,沿場地東側布置垂直流濕地以及氧化塘,其中垂直流濕地分為兩期工程,一期400t/d處理濕地占地1000m2,一個單元兩級系統(tǒng);在一期濕地北側預留二期1500m2工程濕地。
2處理工藝運行方式
本工藝采用預處理+濕地系統(tǒng)的污水處理方式,其中預處理設施按1000t/d設計,工程濕地按400t/d設計,并預留600t/d處理濕地面積(約1500m2)。
一期濕地處理系統(tǒng)是由1套組成,系統(tǒng)由兩級級濕地串聯。設有固定布水系統(tǒng)和可調節(jié)的出水系統(tǒng),濕地系統(tǒng)面上均種有特意篩選的高等植物,具有十分良好的生態(tài)功能和景觀功能。
階段I:污水通過度假村排水管或排水溝,自流進入粗格柵和細隔柵池,去除污水中懸浮物后,進入厭氧調節(jié)池。
階段II:厭氧調節(jié)池出水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池主要功能就是向系統(tǒng)供氧,氨氮在氧充足的條件下,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將氨氮氧化成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
階段Ⅲ:接觸氧化池出水自流進入沉淀池,定期機械排砂。好氧出水進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污泥部分回流到厭氧池和好氧池,剩余污泥排到污泥干化場。
階段Ⅳ:沉淀池上清液進入垂直流人工濕地布水系統(tǒng),自流進入濕地系統(tǒng)的第級濕地,第級系統(tǒng)種植較耐污的高等植物,出水通過收集系統(tǒng)后進入第二級濕地,二級系統(tǒng)的布水和出水系統(tǒng)同一級濕地。污水通過兩級濕地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處理可大大減少水體的污染物濃度。
階段Ⅴ:垂直流人工濕地出水自流進入生態(tài)氧化塘,通過氧化塘植物吸收、微生物分解、沉積物吸附等凈化方式,對污水進行進一步的凈化,使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IC厭氧罐技術優(yōu)勢
容積負荷高:厭氧罐反應器內污泥濃度高,微生物量大,進水有機負荷高;
動力費用低,無混合攪拌設備,靠發(fā)酵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的上升運動,使污泥床上部的污泥處于懸浮狀態(tài),對下部的污泥層也有一定程度的攪動;污泥床不設載體,節(jié)省造價及避免因填料發(fā)生堵塞問題;
出水穩(wěn)定性好;
啟動周期短:反應器內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為反應器快速啟動提供有利條件;
產氣量高:每公斤COD可產氣0.58-0.6m3,遠遠超過0.35的理論值;沼氣利用價值高,反應器產生的生物氣純度高,CH470%~80%,CO220%~30%,其他有機物為1%~5%,可作燃料加以利用;
節(jié)省投資和占地面積:IC 反應器容積負荷率高出普通UASB 反應器3倍左右,其體積相當于普通反應器的1/4—1/3 左右,大大降低了反應器的基建投資;IC反應器高徑比很大(一般為4—8),所以占地面積少。
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低濃度廢水(COD=2000—3000mg/L)時,反應器內循環(huán)流量可達進水量的2—3 倍;處理高濃度廢水(COD=10000—15000mg/L)時,內循環(huán)流量可達進水量的10—20倍;大量的循環(huán)水和進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質得到充分稀釋,大大降低了毒物對厭氧消化過程的影響;
抗低溫能力強: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主要是對消化速率的影響。IC反應器由于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變得不再顯著和嚴重。通常IC反應器厭氧消化可在常溫條件(20—25 ℃)下進行,這樣減少了消化保溫的困難,節(jié)省了能量;
具有緩沖pH值的能力:內循環(huán)流量相當于第1 厭氧區(qū)的出水回流,可利用COD轉化的堿度,對pH值起緩沖作用,使反應器內pH值保持佳狀態(tài),同時還可減少進水的投堿量;
厭氧污泥全部顆?;?,較好地解決了傳統(tǒng)UASB中高濃度有機廢水中三相分離,酸化控制,高效顆粒污泥產生技術等難點;
*您想獲取產品的資料:
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