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線上直播
訂閱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傳播
產品詳情
3立方米每時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全部國產化,可大幅節(jié)省投資成本;可與A2O、氧化溝、SBR等工藝有機結合,不需擴容。
具有靈活性的特點,對場地要求??;適用于各種池型,不需擴容即可實現升級改造;可根據進水情況變化靈活調整懸浮載體填料填充率,保證處理效率,無需停產。
工藝技術選擇及選型
工業(yè)廢水經現有設施二級處理后,污染物濃度大大降低,要使出水 CODcr 濃度降至80mg/L 左右,但生化出水含有難降解物質,B/C小于0.1,可生化性差。
1、高級氧化工藝的比選
去除水中 CODcr 的氧化工藝主要有三種,即Fenton 氧化工藝、ClO2催化氧化工藝和 O3 催化氧化工藝,現針對以上三種催化氧化工藝進行經濟技術比選。
a)Fenton氧化工藝
亞鐵鹽和過氧化氫的組合稱為 Fenton 試劑,它能有效氧化去除傳統廢水處理技術無法去除的難降解有機物,其實質是 H2O2在Fe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具有高反應活性的羥基自由基(·OH),·OH可與大多數有機物作用使其降解。
Fenton 氧化工藝特點
1)氧化無選擇性,對有機物去除能力強;
2)有機物終分解成 CO2 和 H2O,無有毒有害中間產物,安全環(huán)保;
3)需要污水的 pH 值在 2~4 之間,需要將污水調成酸性,氧化結束再調到中性;
4)*降解 COD 所需的藥劑單耗高,造成處理成本高;
5)反應迅速時間短。
Fenton 氧化適用場合高,造成處理成本高;
Fenton試劑氧化法由于需要調酸、調堿,藥劑單耗量大、反應時間長,難以在大中型污水處理廠應用。
Fenton試劑氧化法適用于來水呈酸性的小微型污水處理廠,特別適用于一些染料、醫(yī)藥中間體企業(yè)的的酸性污水處理。
3立方米每時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運行參數控制和運行效果分析
1 運行參數控制
高效沉淀池與濾布濾池組合工藝依靠混合、絮凝、沉淀、攔截去除TP、SS污染物。TP的去除主要由PAC投加量決定。PAM投加量對SS去除有較大影響,PAM投加量不足,不能絮凝形成較大礬花,細小顆粒隨出水進入濾布濾池,易造成濾布濾池堵塞,且增加SS出水超標風險,過量投加PAM,會增加藥耗成本,同時,易造成濾布濾池堵塞。污泥回流比的作用是增加顆粒物的含量和增強絮凝效果,適量的排放剩余污泥有利于維持污泥濃度和保持污泥的活性,防止污泥上浮影響出水水質。濾布濾池過水能力主要依靠液位進行控制,液位較高,表面濾布存在堵塞情況。因此,合理控制PAC投加量、PAM投加量、污泥回流量、剩余污泥排放量、污泥濃度、濾布濾池液位是確保工藝良好穩(wěn)定運行的關鍵。
借鑒錢志軍等[10]的研究成果,結合該污水處理廠實際情況,經過調試階段的摸索,確定該工程實際運行的參數如下:PAC投加量為5.0 mg/L,有效鋁含量為16%;PAM投加量為0.25 mg/L;污泥回流量為100 m³/h;污泥濃度為1 500~2 500 mg/L,剩余污泥排放量根據污泥濃度適時排放,當斜管區(qū)污泥上浮時,可提高排放量;濾布濾池液位高于3.0 m時自動反沖洗。
2 運行效果分析
采用“高效沉淀池+濾布濾池”組合深度處理工藝進行提標改造后,出水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2018年實際進出水水質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高效沉淀池+濾布濾池”組合工藝對TP和SS的去除效果明顯。與提標改造前實際出水水質相比(表2),平均出水TP降低了0.41 mg/L,平均出水SS降低了4.2 mg/L,TP削減量提高17.5 t/a,SS削減量提高157.7 t/a,環(huán)境效益明顯。由于高效沉淀池的沉淀作用和濾布濾池的攔截作用,出水COD、BOD、TN、NH3-N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微濾
微濾(MF)是以壓力差作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其本質屬于篩分過程,主要通過溶液中微粒粒徑不同從而實現分離目的。微濾膜孔徑較大,一般為0.02~1.2μm,通常直接用平均孔徑表示其截留特性[16]。在壓力差的作用下,粒徑小于膜孔的顆粒隨溶液通過微濾膜,粒徑較大的顆粒被截留,從而實現不同粒徑顆粒的分離。膜的截留方式主要包括:機械截留、吸附截留、架橋截留和網絡內部截留。由于微濾膜的截留吸附特性,常被用于去除懸浮物、大的膠體和微生物等。
微濾膜孔徑較大,只能有效地去除滲濾液中粒徑較大的膠體和懸浮物,而對其中的小粒徑污染物去除率較低。因此,在滲濾液處理中微濾膜一般不作為其深度處理工藝,而作為其他膜(UF、NF 和RO)或者其他物理化學工藝的預處理工藝。表1總結了微濾膜的一些相關研究,其中一些研究[17-18]將微濾膜作為反滲透膜的預處理工藝,結果表明微濾膜雖然對滲濾液中污染物去除率較低,但經微濾膜預處理的水質提高,達到反滲透膜進水要求,減少了反滲透膜的污染,而且有效提高了整個膜系統的產水水質和產水率。Moravia 等[3]也將微濾膜處理技術作為納濾的預處理技術,結果也證明了微濾膜預處理技術的有效性。在作為其他物理化學工藝的預處理工藝方面,Visvanathan 等[19]研究了將微濾膜作為臭氧氧化工藝的預處理,結果顯示其組合工藝對滲濾液的著色度和COD 去除都有較好的去除效果。表1 中實例驗證了微濾膜在水處理方面的可實用性,但目前微濾膜對垃圾滲濾液中污染物去除率較低,需要結合其他工藝同時進行,使處理工藝復雜化且加大了其處理成本是微濾膜實際應用中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該工藝是使用活性污泥處理污水中有機物以改變其化學、物理性質的方法之一。生產廢水經過管道經過隔柵進入調節(jié)池,隔柵的目的是過濾水中的懸浮物,如稻殼和其他雜物。污水進入調節(jié)池后加堿調節(jié)其PH值至6-9,因為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機酸,會導致污水PH值較低。調節(jié)PH值的目的是如PH值過低會影響后續(xù)反應的效率,而且污水中PH值過低會對設備造成腐蝕,影響使用壽命。
*您想獲取產品的資料:
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