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線上直播
訂閱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傳播
產品詳情
1.5立方米/時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專業(yè)生產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質量有保障、價格更優(yōu)惠,是您合適的選擇。
我們可以為您報價、出方案、出施工圖紙、做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設備維修維護等解決各方面的問題。
關鍵技術
(1)建立三段A/O分段進水實時控制技術,實現工藝的自動化控制。無需添加碳源,好氧池同步進行硝化反硝 化作用,溶解氧濃度控制在1.0~1.5mg/L,節(jié)省曝氣能耗。 (2)與人工浮島技術耦合,可根據進水污染物濃 度的高低選擇合理的運行模式:污染物濃度低時,分段 進水工藝作為人工浮島的載體,不需投加污泥,利用水 生植物發(fā)達的根系達到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污染物濃 度高時,分段進水工藝投加污泥運行,植物根系既可作 為微生物載體又可吸收氮磷等污染物。
主要設備
水泵、污泥回流泵、潛水攪拌機、曝氣系統、智能 控制系統、變配電柜。
運行管理
(1) 進水泵房必須嚴格執(zhí)行巡回檢查制度,定期 觀察有關儀表顯示是否正常、穩(wěn)定,水泵機組是否有異 常的噪聲或振動,調節(jié)池水位等情況。 (2)根據水面泥水攪動以及混合效果分別判斷各 缺氧段攪拌效果和各好氧段充氧效果,并且每天定時在 各好氧段進行SV測定1~2次。
1.5立方米/時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指以天然材料 、合成材料(如纖維)為載體,其表面的生物膜為微生物提供附著面,微生物通過分泌的酵素和催化劑降解污水中的物質,同時代謝生成物排出生物膜。生物膜法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對于受有機物及氨氮輕度污染水體有明顯的凈化效果。
人工濕地法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是在人工鋪的基質上種植水生植物,利用濕地構成的土壤、植物,水生動物和微生物共同過濾、吸收污染物的工藝。濕地的基質、植物和水中微生物是凈化污水的主體,植物起消耗營養(yǎng)物質和輸氧的功能。植物的人工濕地的硝化能力明顯高于無植物的人工濕地。
超濾膜與反滲透膜注意事項
系統水源為經深度處理后的工業(yè)廢水,為防止污染物在膜表面形成累積污染,系統運行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1)超濾系統連續(xù)運行20~30 min應進行1次夾氣反洗。經過8次夾氣反洗后進行1次加強反洗,以恢復超濾膜的過濾通量。加強反洗采用加鹽酸和加堿的方式進行。
(2)超濾宜采用錯流方式運行,將超濾裝置錯流閥開至合適位置。
(3)嚴格控制反滲透系統的回收率,應在設計回收率范圍內運行。
(4)反滲透系統連續(xù)運行2 h應停機,使用反滲透產水對反滲透膜進行1次10 min左右的沖洗,以降低反滲透濃水側難溶金屬鹽的濃度,減輕其在膜表面的結垢。
(5)超濾膜跨膜壓差達到0.1 MPa以上及反滲透在正常給水壓力下產水量較正常值下降10%~15%時,需對超濾膜、反滲透膜進行化學清洗。化學清洗液配方應根據系統膜污堵污染物的實際情況確定。
工藝流程重點
采用超濾膜與反滲透膜技術處理廢水,關鍵是防止膜組件的污堵和結垢,同時保證膜的產水通量。采用以下措施控制膜的結垢與污堵風險。
01 絮凝劑、助凝劑和純堿的投加
在絮凝反應池中投加適量絮凝劑(PAC)、助凝劑(PAM)和足量純堿,經斜板沉淀池沉淀后可除去95%以上的Ca2+和部分重金屬離子,以降低后續(xù)反滲透膜表面形成難溶重金屬沉淀的可能性。
由于PAM是長鏈高分子化合物,與RO膜的高分子材質類同,過量PAM到達RO膜后會導致RO膜嚴重污堵,且無法通過化學清洗恢復膜通量。因此,只能適量投加助凝劑,佳PAC和PAM聯合投加量根據現場小試確定。
02 酸的投加
由于原廢水呈堿性,pH較高,重金屬離子易在堿性環(huán)境中形成難溶沉淀物,并在膜表面形成結垢。為防止重金屬離子在膜表面沉淀結垢,調節(jié)原水pH至關重要。在沉淀池產水至多介質過濾器的進水管上投加鹽酸,調節(jié)pH至7~7.5,能有效控制重金屬離子在反滲透膜表面的結垢。
03 多介質過濾器
為有效提高超濾膜進水水質,在超濾膜前設置多介質過濾器。多介質過濾器用粗石英砂、細石英砂和片狀無煙煤為過濾介質。廢水經多介質過濾器過濾后,產水濁度保持在1~2 NTU,減輕了后續(xù)超濾系統的運行負荷,有效降低了超濾膜的污堵風險。
04 氧化劑的投加
為防止懸浮物和微生物在超濾膜表面累積造成污堵,在超濾系統設置2個氧化劑(次氯酸鈉)投加點,一處在超濾進水管上,另一處在超濾反洗管路上。投加氧化劑可使超濾運行跨膜壓差(TMP)和產水通量穩(wěn)定維持在設計水平。
*您想獲取產品的資料:
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