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線上直播
訂閱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傳播
產品詳情
地埋式MBR污水處理設備
采用*、合理工藝,確保污水處理后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及環(huán)境保護要求。
供貨產品有: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二氧化氯發(fā)生器、加藥裝置、機械格柵、UASB厭氧塔、板框壓濾機、玻璃鋼產品、一體化泵站等。
廢水中磷和有機磷的來源有哪些?處理方法有哪些?
(1)生活污水中磷的主要來源是含磷洗滌產品的使用、人類排泄物、生活垃圾,洗滌產品主要采用磷酸鈉和聚合磷酸鈉,洗滌劑中的磷隨污水流入水體。工業(yè)廢水是造成水體中磷超標的主要因素之一,工業(yè)廢水具有污染物濃度高、污染物種類多、難降解、成分復雜等特點,若工業(yè)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會對水體造成巨大沖擊,對環(huán)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2)磷的去除一般有利用聚磷菌的生化法(AO、A2O、氧化溝等)和化學除磷(PAC、PFS等),而工業(yè)污水中有部分的次磷及有機磷,必須用到高級氧化預處理之后才能正常除磷。
酸堿廢水的來源有哪些?處理方法有哪些?
(1)高濃度有機廢水含酸含堿廢水來源很廣,化工、化纖、制酸、電鍍、煉油以及金屬加工廠酸洗車間等都會排出酸性廢水。有的廢水含有無機酸如硫酸、鹽酸等有的則含有蟻酸、醋酸等有機酸有的則兼而有之。廢水含酸濃度差別很大從小于1%到10%以上都有。造紙、印染、制革、金屬加工等生產過程會排出堿性廢水大多數情況下含有無機堿,也有些廢水含有有機堿。某些廢水的含堿濃度很高zui高可達百分之幾。廢水中除含有酸、堿外還可能含有酸式鹽和堿式鹽以及其他的酸性或堿性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等物質。
(2)將含有酸堿的廢水隨意排放不僅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和破壞而且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因此對酸、堿廢水首先考慮回收和綜合利用。當酸、堿廢水濃度較高時,例如含酸廢水含酸量達到4%以上、含堿廢水含堿量達到2%以上時,就存在回收和綜合利用的可能性,可以用以制造*、石膏、化肥也可以回用或供其他工廠使用。高濃度有機廢水濃度低于4%的酸性廢水和濃度低于2%的堿性廢水因為回收利用的意義不大才考慮進行中和處理。
廢水中油類污染物的來源有哪些?處理方法有哪些?
高濃度有機廢水含油廢水的主要工業(yè)來源是石油工業(yè)、石油化工工業(yè)、紡織工業(yè)、金屬加工業(yè)和食品加工業(yè)。石油開采、煉制、儲存、運輸或使用石油制品的過程中均會產生含有石油類污染物的廢水肉類加工、牛奶加工、洗衣房、汽車修理等過程排放的廢水中都含有油或油脂。一般的生活污水中油脂占總有機質的10%左右每人每天產生的油脂約15g左右。廢水中所含的油類除了重焦油的相對密度可達1.1以上外,其余都小于1,污水處理含油廢水的重點就是去除其中相對密度小于1的油類。高濃度有機廢水就產生的污水量和對水體環(huán)境產生的污染程度來看油類污染物主要是石油類物質。1 市政污水低碳源情況分析
為研究不同地區(qū)市政污水的碳源情況,分別選定京津冀地區(qū)和云南地區(qū)的典型污水處理廠進水進行統(tǒng)計分析。京津冀地區(qū)的11座市政污水處理廠原水BOD5/TN不足4的有8座,占72.7%。南方市政污水的碳氮比較北方更低,對云南地區(qū)的13座污水處理廠的進水進行分析,只有一座污水處理廠的進水BOD5/TN超過4,低碳氮比污水占比達到90%以上。郭泓利等選取國內分布在19個省市自治區(qū)的127 座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80%的污水處理廠BOD5/TN<3.6,僅10%的污水處理廠大于4。韋啟信等基于*城鎮(zhèn)污水處理數據管理系統(tǒng)的水質數據也表明,我國70%左右的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TN低于4,且南方城市較北方城市碳氮比更低。因此碳源不足的問題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
地埋式MBR污水處理設備原水碳源高效利用優(yōu)化措施
1 傳統(tǒng)工藝的改良
改良型的AAO、氧化溝和SBR工藝,是在傳統(tǒng)工藝的前段增加一段預缺氧區(qū)(SBR工藝是在時間順序上增加一段缺氧反應時間),主要目的是將外回流帶來的NO-3-N在此區(qū)域進行反硝化,為后段的厭氧釋磷創(chuàng)造更好的厭氧環(huán)境;同時預缺氧段進水中的原水有機物進行一定程度的水解后,更容易被聚磷菌利用。同時,增加預缺氧區(qū),原水在碳源分配上將具有更多的選擇性,有利于污水處理廠在運行時摸索出*的碳源分配方式,將原水碳源利用*化。
深圳某20萬m3/d的改良AAO工藝項目中對預缺氧/厭氧的進水比進行了試驗研究,在其他工藝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預缺氧/厭氧配水比從2降低到1的過程中,溶解性COD在厭氧和缺氧段的濃度下降趨勢增大、出水的NO-3-N濃度基本維持穩(wěn)定、而出水TP濃度逐漸降低。表明在該配水比范圍內,隨著厭氧進水量的增大,厭氧釋磷效果增強,并可維持反硝化效率,原水碳源利用率逐漸升高。當繼續(xù)降低預缺氧/厭氧進水比到0.5,厭氧釋磷達到zui大,出水TP進一步降低,但出水NO-3-N升高,當該比例降低到0.2時,出水TP和NO-3-N均升高,并且預缺氧段和厭氧段的NO-3-N濃度明顯升高,破壞了厭氧環(huán)境,影響除磷效果。
綜上所述,改良的AAO工藝通過調整進水比例,在不增加外部碳源的條件下,可較大程度地增加工藝過程的氮磷污染物去除效率。該措施已經在多個項目中進行應用和推廣,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反饋。
2.2 分段進水的技術措施
分段進水是在傳統(tǒng)生化處理工藝上的進一步改進,主要目的是通過進水在沿程方向上的分布,精細化利用原水碳源。目前分段進水大多用于多級AO工藝和改良的AAO工藝中,多級AO分段進水中前一段原水的硝化產物直接進入下一段缺氧區(qū)進行反硝化,因此可以較大程度地減少硝化液回流,提高TN理論去除效率并節(jié)約能源,但該工藝難以形成穩(wěn)定的厭氧條件,在提高TN去除的前提下,犧牲了TP的去除效果。在改良的AAO工藝中實施分段進水,可一定程度上平衡TN和TP去除對碳源需求的矛盾。
山東濟南某AAO工藝市政污水處理廠分三期建設,規(guī)模分別為1萬m3/d、2萬m3/d和3萬m3/d,進水BOD5/TN*小于3,為了改善脫氮效果,該廠二期進行了分段進水的改造。實施方式是將進水分配到厭氧段和缺氧段,缺氧段沿程在池前端和中部進一步分為兩部分進水,使缺氧進水更加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池內,增加混合程度,提高反應效率。表1的數據表明,在沒有外部碳源投加的情況下,分段進水可以將系統(tǒng)TN去除率提升15%以上。
同時,針對冬季和夏季的不同氣候條件和進水條件,研究了通過調整缺氧和厭氧段不同的進水比例提高效率的途徑,結果表明分段進水配比對出水TN和TP有較大影響。冬季當缺氧池進水比例在20%~50%范圍內時,二沉池出水TP偏低,平均1.7 mg/L左右,但出水TN偏高,當缺氧池進水比例提升至70%~80%時,二沉池出水TP平均值升至2.1 mg/L左右,但出水TN可以穩(wěn)定達標排放;夏季進水TN較冬季略低,因此缺氧池進水比例降至50%左右,此時出水TN可以穩(wěn)定達標(<15 mg/L),生化池出水TP可以達到1.6 mg/L左右。因此,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靈活調整運行方式,在保證出水達標的前提下,zui大化利用原水碳源。
*您想獲取產品的資料:
個人信息: